小改款前,在過往還是ML時代,這輛開創LSUV先驅的始祖,為了符合Mercedes-Benz一貫紳士優雅的形象,即使幾個世代的改款下外觀越見肌肉感線條,但不算靈活的駕馭感受卻換來沉穩的紮實感。
不過隨著Porsche推出Cayenne Turbo、BMW讓旗下的X5加入M Power陣營,甚至推出跨界型態的X6 M,LSUV在強調奢華以及大空間的同時,竟然還能擁有媲美純種跑車般的性能,令人大開眼界,汽車產業超越窠臼的能耐,著實造福了頂級消費客層。
雖然ML當時也推出AMG的性能版本迎敵,但對多數人而言,相較同級對手也許僅有動力數據得以抗衡,ML的操控性能仍不脫過往的沉穩個性。為此,在ML在小改款時程,依照產品編成的大戰略,重新更名為GLE的時刻,Mercedes-Benz還一併推出了新車款GLE Coupé。
GLE Coupé一推出,立刻吸引眾人的目光。但大家更想知道的是,GLE Coupé是否僅有跑車化的外型吸引人?還是可以在原有GLE (ML) 路線上另闢出獨特的風貌呢?
這一切的答案,就在我們上車握上方向盤的那刻開始。
三種動力,個性鮮明
這次GLE Coupé試駕活動,Mercedes-Benz提供了3種動力選項供參與的媒體體驗,分別有2具汽油引擎與1具柴油引擎,也就是分別為GLE 450 AMG 4MATIC Coupé、Mercedes-AMG GLE 63 S 4MATIC Coupé、GLE 350d 4MATIC Coupé共3種車型,而這3種版本國內都將導入。
擔綱車系入門的GLE 350d 4MATIC Coupé,搭載了1具3.0升V6共軌直噴渦輪增壓柴油引擎,可輸出258匹最大馬力及63.2公斤米最大扭力,並搭配9G-TRONIC 9速手自排變速箱及四輪驅動設定,由靜止加速至時速100公里需時7.0秒,極速可達時速226公里。
汽油動力方面,Mercedes-Benz另外替GLE Coupé車系規劃一款新引擎。這款初次亮相,並以性能定位的GLE 450 AMG 4MATIC Coupé,搭載一具性能經過AMG強化的3.0升V6直噴雙渦輪增壓引擎,最大馬力輸出來到367匹水準,與9G-TRONIC 9速手自排及四輪驅動搭配後,5.7秒即可由靜止加速到時時速100公里,極速更達到時速250公里。
至於車系中的頂級車型,則是首度掛上Mercedes-AMG子品牌的GLE 63 S 4MATIC Coupé車款,其搭載一具5.5升V8直噴雙渦輪引擎,可輸出585匹最大馬力及77.5公斤米扭力,與之搭配的則是AMG SPEEDSHIFT PLUS 7G-TRONIC 7 速手自排變速箱,由靜止加速到時速100公里僅需4.3秒,極速採用電子限速在時速250公里。
事實上GLE Coupé尚有另一項AMG動力設定,是拿掉「S」的GLE 63 4MATIC Coupé。採用同一具引擎本體,動力輸出略減至最大557匹馬力及71.5公斤米扭力。而這個動力選項並未出現於此次試駕現場,原廠在本次活動所提供的AMG動力,清一色為S版本。
都叫AMG,功力有高低:True AMG / AMG Sport
出品於AMG工廠,並以手工組裝生產的引擎,在Mercedes-Benz內部被稱為「True AMG」的車款,一律冠上Mercedes-AMG副品牌名稱,包含今年甫推出的性能跑車Mercedes-AMG GT也採用了這樣的命名方式。至於,由AMG調教,但所搭載的不是在AMG工廠所生產引擎的車型,亦即是在2015年底特律車展所宣布的新策略產品「AMG Sport」車型,則是在動力數字後方,加入AMG字樣。以2種不同的名稱使用規則,來區別不同。
也就是說,例如GLE 450 AMG 4MATIC Coupé這款車型,AMG Sport車型的性能定位,將介於過往我們認知的AMG性能版本及普通版本之間,算是可以滿足對於性能有一定需求又不想過於犧牲舒適性的車主,同時也補齊了過往可能這中間過大的價格帶,讓消費者有更符合自身需求的選擇。
已現階段的標準來衡量,居於中間定位的GLE 450 AMG 4MATIC Coupé,其實已足可名列性能之流:由靜止加速到時時速100公里僅需5.7秒的水準,已可獵殺路上近8成的車型,367匹的最大輸出,對應破2噸的車重不算充沛,但9G-Tronic 9速自排變速箱的使用,則達到了錦上添花的效果。
熟悉的優雅,但更有趣
在這樣的基礎下,由於9G-Tronic傳動效率高達92%,以及9速帶來的寬廣兼俱綿密的齒比,還有較過往更佳的換檔表現,所以當我即使在行駛過程中突然大腳油門,動力的湧現絲毫不遜色雙離合結構,並且是Mercedes-Benz品牌消費者期待的一貫平順。而突如其來的動力湧現,並不會讓車頭甚至微微仰起。透過外型改變帶來均衡的配重、較低的重心,GLE Coupé已經將過往ML的AMG版本,動力勝過底盤的不均衡窘境打破。從速度上的攀升或是聲浪營造,搭配整輛車的體態仍是優雅。
對,就是有Mercedes-Benz風格的性能味。
若你早已是Mercedes-Benz的車主,車庫中增添一台GLE 450 AMG 4MATIC Coupé後,你不需要重新適應,很短的時間內,你就可以熟練地操駕這款新成員。
豪華汽車代表的核心經營訣竅
讓車主有性能帶來的興奮感受,但又不脫Mercedes-Benz的味道。試駕過程的許多產品解說場合裡,Mercedes-Benz廠方人員不只一次的強調,再怎麼強悍的性能設定,他們都不會拋棄舒適這個重要的元素。
舒適與操駕樂趣的平衡,或說是Mercedes-Benz況味的呈現,對於Mercedes-Benz,是極為重要的一環。廠方人員表示,GLE Coupé通常不會是車主家中的第1輛Mercedes-Benz,往往也不會是唯一的1輛,維持著Mercedes-Benz的況味,讓車主能夠延續駕駛的經驗,不需要因為換車而更換駕駛習慣,對於Mercedes-Benz而言是重要的。這或許就是Mercedes-Benz長年能立足於豪華汽車市場代表地位的關鍵。
另一方面,為了拿捏好自身仍低於Mercedes-AMG GLE 63 4MATIC Coupé定位的身分,方向盤的轉向以及懸吊設定仍保有一定的餘裕,並非一昧朝向極端的設定,也讓性能與舒適之間取得一個良好的平衡。
暴力掛帥,AMG當然要玩真的!
4.2秒!這般噸位下,由靜止加速到時速100公里,畫面怎麼想像都顯得不真實。即使變速箱的檔位銜接間如何綿密,「暴力」一直是我腦中浮現的名詞。搭配上低頻而獨特的排氣聲浪湧向耳邊,AMG之名已是當之無愧。
到了Mercedes-AMG GLE 63 4MATIC Coupé車上,從引擎發動的那一刻,我堅信工程師在GLE 450 AMG 4MATIC Coupé及Mercedes-AMG GLE 63 4MATIC Coupé之間有了性能上的鮮明設定。前者趨向性能,後者則為了能與Cayenne Turbo、BMW X6 M一較高下,Mercedes-AMG GLE 63 4MATIC Coupé在性能上不再有所保留。
而在一般道路上行駛,駕駛樂趣雖然不能與如C63 AMG這類性能房車比擬,但在必須抵抗的物理特性下, AMG GLE 63 Coupé已經逼近最大的極限。同時,你還能藉由「DYNAMIC SELECT」動態模式控制系統,進行性能的深入探索,在COMF舒適、SPORT運動、SPORT+進階運動、INDIVIDUAL自訂、ICE雪地模式間切換,系統將根據不同的選擇在引擎輸出、變速箱、轉向及懸吊等進行調節。
在SPORT+模式下,GLE Coupé不論是450或AMG 63車型,均配備了AIRMATIC氣壓懸吊,可以由SPORT運動模式所降低15mm進一步降低至25mm,電子系統也將更大限度的解禁。所以,Mercedes-AMG GLE 63 4MATIC Coupé的種種設定,可以看出True AMG不打算砸了自己的招牌,當然是玩真的。
DYNAMIC SELECT,味道大不同
而在多次切換下,你可以發現各模式間的駕馭感受確實有著很大不同,證實設計師將DYNAMIC SELECT動態模式控制系統設在就手的位置,就是希望車主頻繁地切換GLE Coupé各個行駛模式。也等於宣告,GLE Coupé與過往不同,會是一款具有高駕駛樂趣的LSUV。
GLE 450 AMG Coupé同樣具備DYNAMIC SELECT功能。但有趣的是,和AMG GLE 63 Coupé相較,各模式的位置卻是完全相反。試車的當時,從AMG 63換到450車型,一時之間,我還以為自己搞錯了,後來經過確認,二款車的DYNAMIC SELECT的各模式位置,的確正好相反。相信其中更有深意,可惜此次未有時間能充裕探索。
AMG Sport的SPORT+,約當True AMG的COMF
在不論是AMG 63或450車型上,各模式間的切換,車輛的動態或變速箱的反應,差異均極為明顯。但重點是,AMG 63與450在基礎上就存在極大的差異。駕駛AMG GLE 63 Coupe時,即便切換至COMF模式,懸吊上仍屬硬派,反應上,比起450的SPORT+模式,我認為還要敏捷。
另一方面,450車型上的SPORT+模式下,駕乘舒適性上,個人感受與AMG 63車型上的COMF模式差不多。這或許存在若干個人感受的誤差,但明顯可以看出,這二種車型在底盤設定上的巨大差異。
與眾家性能名駒,一較高下
設定到SPORT+模式下的Mercedes-AMG GLE 63 4MATIC Coupé,已經縮短了與性能房車之間的差距,有時候確實會讓人忘卻自己正在駕駛一輛大噸位LSUV,正也因為這樣的大幅度改變,相信在GLE Coupé推出之後,與BMW及Porsche之間的對壘會成為車迷間另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。
文章出處:http://roadtest.u-car.com.tw/27462.html
留言列表